2024年6月27日上午,由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鸿儒大讲堂(二)”暨“国际金融名家论坛(三)”在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图书馆地下一层报告厅成功举行。国际著名华裔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金融经济学学术访问教授魏尚进分享了其最新的研究论文 “Capital Market Distortions and Reform Dividends: Evidence from IPO Locational Choices(资本市场扭曲与改革红利:来自IPO地点选择的证据)”。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礼卿教授发表欢迎致辞。大讲堂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学勇教授主持,150余位校内外师生和学者参加。
张学勇院长主持
张礼卿教授致辞
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及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礼卿教授在致辞中衷心感谢魏尚进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并对参与论坛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鸿儒教育基金会旨在支持金融教育事业发展的宗旨,并高度评价了魏尚进教授在开放宏观金融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广泛影响。
张礼卿教授向魏尚进教授赠送鸿儒基金会纪念盘
魏尚进教授发表演讲
魏教授在演讲中提出,尽管近年来众多中国企业选择了在海外市场上市,但普遍存在一个现象: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估值普遍低于如果它们在国内市场上市可能获得的估值。他提出了一个关键的研究问题:“中国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的估值差异究竟有多大?”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魏教授及其合作者对2009至2019年间在香港或纽约上市的中国公司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那些选择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其平均估值水平大约比在境内上市低了50%,并且这种差异是持续存在的。魏教授在探讨为何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市场估值相对较低,以及企业家为何仍选择境外上市时,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首先,他指出,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可能在基本面上不如境内上市的企业,这可能导致了它们的市场估值偏低。其次,他提出,境外资本市场的扭曲可能较小,企业家可能为了规避境内资本市场的扭曲,愿意牺牲一部分市值。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些假设,魏教授及其合作者构建了一个上市地选择模型,用以估计境内资本市场扭曲所带来的额外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境外上市的确会导致估值水平的下降。缩短IPO的等待时间和推进资本账户的自由化,能够为企业带来显著的“改革红利”,从而为企业和整个资本市场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师生讨论交流
在随后的提问交流环节中,张礼卿教授、黄志刚教授和博士生周鹤罡与魏尚进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
本次活动得到了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的资助。“鸿儒大讲堂”是由该基金会设立的高层次公益性学术交流平台。通过支持国内高等院校聘请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者举办高水平讲座,基金会致力于促进学术交流,拓宽学生的宏观和国际视野,推动中国金融人才培养的发展和创新。国际金融名家论坛是由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设立的高层次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致力于推动国际金融领域的学术进步、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
撰稿:王雅琦
审核:彭俞超